手机版
客服电话:客服一:18974455590 客服二:19988686466
首页  >  攻略  >  省内游攻略

省内游攻略

  • HOT岳阳:江湖交汇处的千年文脉

    岳阳:江湖交汇处的千年文脉

    风土人情

    一、历史深处的文化根基岳阳建城始于公元前 505 年,古称 “巴陵”“岳州”,其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。临湘市沅潭镇长源村的旧石器时代遗址,见证了约 20 万年前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痕迹;而汨罗市黄家园、附山园,华容县车轱山等 130 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,则诉说着当时原始农业与手工业的初步发展。作为楚越文化的交汇点和湖湘文化的摇篮,岳阳自古以来便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。晋朝名将杜预曾言 “巴丘沔湘之会,表里山川,实为险固”,宋代词人张孝祥亦赞叹其 “雄三楚,吞七泽,隘九州”。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,使得岳阳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,为其文化的多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​二、名人星光照亮文化…

    569 2025-08-07

  • HOT湘中明珠:娄底民俗风情旅游指南

    湘中明珠:娄底民俗风情旅游指南

    风土人情

    一、 娄底民俗风情概览娄底民俗以梅山文化为核心,兼具农耕文明与少数民族特色。新化山歌高亢嘹亮,梅山武术刚劲有力,傩戏古朴神秘,手工艺精巧独特。这些文化瑰宝共同构成了娄底民俗的丰富画卷。二、 主要民俗体验推荐1.新化山歌与梅山武术在紫鹊界梯田,聆听国家级非遗新化山歌,感受农耕文明的悠远回响。观摩梅山武术表演,体验其刚猛实用的独特风格。 2.傩戏与祭祀活动参与大熊山蚩尤文化园的祭祖仪式,探寻中华民族远古记忆。观赏冷水江傩戏,领略古老驱邪祈福仪式的神秘魅力。 3.传统手工艺在涟源杨家滩,体验手工造纸、湘绣等传统技艺。参观双峰溪砚制作,感受非遗文化的匠心传承。 4.节庆活动农历三月三,参与…

    542 2025-08-06

  • HOT株洲民俗风情:湖湘文化的生动印记

    株洲民俗风情:湖湘文化的生动印记

    美食娱乐 风土人情

    一、传统节庆与民间习俗1. 春节:舞龙灯、打糍粑舞龙灯:株洲攸县、茶陵等地在春节期间有舞龙灯的习俗,龙身由竹篾和彩布制成,舞动时锣鼓喧天,寓意驱邪纳福。打糍粑:农家过年时,会用糯米蒸熟后捶打成糍粑,象征团圆美满,常蘸糖或包馅食用。​2. 端午节:赛龙舟、吃粽子株洲湘江沿岸(如渌口区)在端午节会举办龙舟赛,村民自发组织队伍竞渡,场面热烈。除了吃粽子,部分乡村还会悬挂艾草、菖蒲,以驱蚊辟邪。3. 中元节(鬼节):祭祖、放河灯农历七月十五,株洲民间有祭祖习俗,家家户户烧纸钱、摆供品。在酒埠江、湘江边,部分村落会放河灯,寄托对先人的思念。4. 重阳节:登高、酿菊花酒株洲人重阳节有登高习俗,如攀登炎帝陵…

    544 2025-08-04

  • HOT怀化民俗文化介绍:多元融合的湘西风情

    怀化民俗文化介绍:多元融合的湘西风情

    风土人情

    一、侗族文化:歌舞之乡,鼓楼为魂侗族是怀化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在通道、靖州、新晃等地,其文化以鼓楼、风雨桥、侗族大歌“三大宝”闻名。1.鼓楼与风雨桥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,集议事、娱乐、祭祀于一体,结构精巧,不用一钉一铆,全凭榫卯衔接。风雨桥(又称“花桥”)横跨溪流,既是交通要道,也是侗族人乘凉、对歌、社交的场所,桥身雕刻精美,充满艺术气息。2.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一种无指挥、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,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每逢节庆,侗族人会身着盛装,在鼓楼前唱响大歌,歌声悠扬,宛如天籁。​3.特色节庆三月三歌会:青年男女对歌传情,热闹非凡。侗年(农历十一月初一…

    541 2025-08-03

  • HOT益阳非遗文化简介

    益阳非遗文化简介

    旅游攻略 风土人情

    1. 梅山剪纸梅山剪纸是益阳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之一,其历史悠久,技艺精湛。剪纸作品多以生活场景、吉祥图案为题材,通过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艺术魅力。梅山剪纸不仅是节日庆典的装饰品,更是传递祝福与美好愿望的文化符号。2. 南县地花鼓南县地花鼓是一种集舞蹈、音乐、戏剧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,起源于明末清初,流传于益阳市南县及周边地区。表演时,演员们手持彩扇或绸带,身着鲜艳服饰,边唱边跳,内容多反映农村生活和爱情故事,具有极高的娱乐性和观赏性,是当地民众喜爱的传统文化活动。3.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安化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,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安化黑茶…

    567 2025-08-01

  • HOT湖南邵阳市有哪些民俗文化呢?您了解吗?

    湖南邵阳市有哪些民俗文化呢?您了解吗?

    风土人情

    邵阳市人文特色:邵阳,是一座底蕴深厚的人文名城。邵阳文化底蕴深厚、底色浓郁,有北塔、宝庆府古城墙、魏源故居、蔡锷故居等文化遗产;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23个点,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,馆藏文物1万多件;有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3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我省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地区。同时,民间文化、民间艺术、民间故事等风格独特,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,文艺精品力作层出不穷,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稳中快进。邵阳人杰地灵,文化昌盛,源远流长,以崀山、南山、云山等为亮点的山水文化,以洞口宗祠、滩头年画为特点的民族民俗文化,凝聚成独有的湖湘文化,让邵阳成为领时代之新的一方热土。在这块热土上,宋代理…

    569 2025-07-31

  • HOT湖湘文化中的常德文化特色

    湖湘文化中的常德文化特色

    风土人情

    浸润着“水”的灵气的地域文化  在历史上,常德位处荆楚水乡泽国之西洞庭湖畔,沅澧二水流经全境,境内河渎纵横,湖堰棋布。自古常德人便经历了水之利弊的考验,在长期与水的博弈中,虽屡遭水患,但也能化水害为水利,使生灵繁衍不息。同时也磨炼了人的意志,增长了才干。从常德人那种坚韧不拔、机敏聪慧、乐观旷达、勇于开拓的气质看,似乎水的诸多特性都渗透到了其禀性之中,构成了独特的水文化精神。比如从其克己利人的谦让之心,就可想到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”;从其以柔克刚的人生艺术,就可想到水性至柔而利贯金石;从其做事锲而不舍,自强不息的韧劲,就可想到水的“不舍昼夜,盈科而后进,放之四海”;从其永不满足于现状…

    480 2025-07-30

  • HOT常德历史习俗——孟姜女传说

    常德历史习俗——孟姜女传说

    风土人情

    相传嘉山脚下有一姜姓老者,生有一女,取名孟姜。孟姜成人后,一日在屋后小池塘里洗澡,被逃长城役而路过此地的范喜郎偷窥。两人一见倾心,私订终身。不想新婚燕尔,范喜郎还是被官府抓走,押送边关修筑长城。由于不堪重劳,范喜郎很快死去,并被填埋在长城之下。孟姜在家天天望夫归来。过数年,孟姜决心亲往长城寻觅,哭倒长城,获夫骸骨,背负还乡,死于返乡途中。乡人感其事迹,修庙供奉不绝。据《孟姜山志》载:嘉山原名翠麓山,秦代以后称孟姜山。明嘉靖年间,吏部尚书李如圭上书皇帝,嘉奖孟姜女贞烈,遂将孟姜山更名为嘉山。山上现存有贞烈祠、望夫岩、百步磴、相思竹、恨石、镜石等与嘉山孟姜女传说相关的古迹。以嘉山“孟姜女传说为”基…

    501 2025-07-30

  • HOT永州民俗文化——祁剧

    永州民俗文化——祁剧

    风土人情

    祁剧源于弋阳腔,是明初传入祁阳后与地方艺术相融合,长期演变而逐渐形成的。据说明永乐年(1403—1424年),弋阳腔随江西移民传至祁阳,逐渐传播,明朝成化年间(约公元1465年至1487年),弋阳诸腔与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相结合,逐渐地方化,形成了祁阳一带的高腔;明朝万历年间,昆山腔风靡全国后,祁阳一带的戏曲又吸收了昆腔和昆腔剧目;清康熙后,祁剧先后融汇徽调、汉调和秦腔而形成弹腔(南北路)。随着声腔的增多,祁剧剧目、表演艺术日益丰富,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。到了清朝康熙、乾隆年间,社会太平,经济繁荣,人民安居乐业,官场选伎征歌,民间酬神演戏,一时成为社会时尚。清末,江西、福建等地…

    540 2025-07-28

  • HOT永州民俗文化——盘王大歌

    永州民俗文化——盘王大歌

    风土人情

    《盘王大歌》主要流传在瑶族聚居地区。江华瑶族自治县是保存《盘王大歌》最为丰富的地方。瑶族传为盘王的后裔。历史上,瑶族的迁徙极其频繁。他们在迁徙过程中,爬山越岭、漂洋过海,历尽千辛万苦。途中渡海时,遇到狂风大浪,是迁徙中遇到的最大险情。瑶民无计可施,只有求助于始祖盘王保佑,并许愿如祖先保佑渡过难关,以后子孙万代,将给盘王还愿,感谢恩德。瑶民在船头拜祭了盘王,果然灵验,狂风恶浪顿息,瑶民平安抵达。从此,瑶民便信守许下的诺言,开始“还盘王愿”以示感谢。瑶族自古就祭祀盘王,晋代干宝的《搜神记》就有瑶族先民“用糁杂鱼肉,叩槽而号,以祭盘王”的记载,但像“还盘王愿”这样的大型祭祀活动,则始于“漂洋过海”之…

    550 2025-07-28

1 2 3